专注提供实验室整体设计咨询、实验室家具、实验室暖通系统、实验室水电系统、实验室纯水系统等解决方案

上海鑫睿实验室系统工程供应商

20年 实验室系统工程供应商
自创品牌 “Sinrise” “鑫睿”

关注微信公众号

7X24小时全国咨询热线:
13616264916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公司新闻

食品实验室建设修设计和净化施工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11来源:上海鑫睿实验室系统工程供应商

一、食品实验室建设设计方案
(一)选址要求
食品实验室选址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实验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进行。首先,应避开噪声源、振动源以及污染源区域,如工厂、交通主干道、垃圾处理场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其次,所选地点需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实验室内部空气能够顺畅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积聚。同时,要确保周边市政设施完善,包括稳定的供水、供电、排水和燃气供应,以满足实验室日常运行的需求。另外,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选址还应便于废弃物的处理和运输,符合环保要求。
(二)功能分区设计
  1. 样品接收与储存区
  • 样品接收区应设置在实验室入口附近,方便样品的接收、登记和编号。区域内需配备工作台、样品架、计算机等设备,用于样品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同时,为了防止样品交叉污染,应设置不同类型样品的专用放置区域,并进行明显标识。
  • 样品储存区需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分类设计,分为常温储存区、冷藏储存区(温度控制在 2 - 8℃)和冷冻储存区(温度控制在 - 18℃以下)。储存区应配备相应的储存设备,如冷藏柜、冷冻柜、货架等,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温度监控系统灵敏可靠。此外,储存区还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防止样品变质。
  1. 实验操作区
  • 理化分析区:该区域主要用于食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分析,如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检测。应配备实验台、通风橱、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设备。实验台应采用耐腐蚀、耐高温、易清洁的材料,如环氧树脂台面。通风橱的风速应控制在 0.5 - 0.8m/s,确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
  • 微生物检测区:此区域是食品实验室的关键区域,需要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应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设计,分为准备区、接种区和培养区。准备区用于培养基的配制和样品的预处理;接种区需配备生物安全柜,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样品的无菌;培养区应设置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精度为 ±0.5℃,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
  • 感官评价区:该区域用于食品的感官品质评价,如色泽、香气、口感、滋味等。设计上应保证环境安静、光线充足且柔和,避免强光和异味的干扰。评价区应设置独立的评价间,每个评价间配备操作台、座椅、漱口杯和清水等设施。同时,为了减少评价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评价间应采用隔音设计。
  1. 辅助功能区
  • 试剂储存区:应根据试剂的性质进行分类储存,分为普通试剂区、危险试剂区(如强酸、强碱、易燃易爆试剂)和剧毒试剂区。危险试剂区和剧毒试剂区应设置独立的储存柜,并具备防火、防爆、防盗和通风等设施。试剂储存区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试剂变质。
  • 仪器设备区:用于放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该区域应具备稳定的电源供应(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 ±5%)、良好的接地系统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温度控制在 20 - 25℃,相对湿度控制在 40% - 60%)。为了便于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仪器设备之间应保留足够的空间,通道宽度不小于 1.2m。
  • 办公区:用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的办公、资料整理和会议等。办公区应与实验操作区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噪声对办公人员造成影响。办公区的设计应符合人性化要求,配备办公桌、椅子、文件柜、计算机等办公设施,并保证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
  • 废弃物处理区:用于收集和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分为可回收废弃物、不可回收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处理,如中和、沉淀、过滤等,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气体废弃物应通过通风橱或专用的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废弃物处理区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并配备相应的处理设施和防护用品。
(三)装修材料选择
  1. 地面材料:食品实验室地面应选择耐腐蚀、耐磨损、易清洁、防滑且不起尘的材料。常用的地面材料有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PVC 卷材地面和地砖等。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表面光滑平整,易清洁,适用于实验操作区和仪器设备区;PVC 卷材地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防滑性和耐腐蚀性,施工方便,价格适中,适用于样品接收区、办公区和辅助功能区;地砖地面具有耐磨损、耐冲击、易清洁等优点,但接缝较多,容易滋生细菌,适用于废弃物处理区等对洁净度要求不高的区域。
  1. 墙面材料:墙面材料应选择耐腐蚀、耐擦洗、不起尘、易清洁且具有良好密封性的材料。常用的墙面材料有彩钢板、环氧树脂墙面涂料和瓷砖等。彩钢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密封性和防火性能,表面光滑,易清洁,适用于微生物检测区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实验操作区;环氧树脂墙面涂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擦洗性和装饰性,施工方便,价格适中,适用于理化分析区、样品接收区和办公区等;瓷砖墙面具有耐磨损、耐冲击、易清洁等优点,但接缝较多,容易滋生细菌,适用于废弃物处理区和卫生间等区域。
  1. 吊顶材料:吊顶材料应选择 lightweight、耐腐蚀、防火、防潮且易清洁的材料。常用的吊顶材料有彩钢板吊顶、铝合金龙骨吊顶和石膏板吊顶等。彩钢板吊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密封性和防火性能,适用于微生物检测区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实验操作区;铝合金龙骨吊顶具有 lightweight、耐腐蚀、易安装和维护等优点,可搭配不同的面板材料,如矿棉板、硅钙板等,适用于理化分析区、样品接收区和办公区等;石膏板吊顶价格较低,但防火、防潮性能较差,适用于对防火、防潮要求不高的辅助功能区。
(四)通风、采光与照明设计
  1. 通风设计:食品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应根据不同功能分区的需求进行设计,确保实验室内部空气清新,有害气体和微生物能够及时排出。实验操作区应设置通风橱,通风橱的排风量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确定,一般不小于 1200m³/h。微生物检测区应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排风口应远离新鲜空气进口,避免空气二次污染。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置全面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部空气的整体流通,通风次数一般不小于 6 次 /h。
  1. 采光设计:食品实验室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实验人员的视力。实验操作区和感官评价区的窗户应尽量大,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进入。同时,为了避免强光对实验结果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窗户应设置遮阳设施,如窗帘、百叶窗等。在自然采光不足的区域,如仪器设备区和试剂储存区,应设置人工照明系统,确保区域内的光照强度符合实验要求。
  1. 照明设计:实验室的照明系统应根据不同功能分区的需求进行设计,确保各区域的光照强度均匀、稳定,无眩光。实验操作区的光照强度应不小于 300lx,仪器设备区的光照强度应不小于 200lx,办公区的光照强度应不小于 150lx,样品储存区和废弃物处理区的光照强度应不小于 100lx。照明灯具应选择高效、节能、长寿的产品,如 LED 灯具,并根据区域的特点进行合理布置,避免阴影产生。同时,实验室还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在停电时能够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疏散和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水电设计
  1. 给水设计:食品实验室的给水系统应满足实验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实验用水分为普通实验用水、分析实验用水和无菌实验用水,不同类型的实验用水应采用不同的水质处理工艺。普通实验用水可直接采用市政自来水;分析实验用水应经过离子交换、反渗透等处理工艺,达到二级或三级水的标准;无菌实验用水应经过灭菌处理,如高温灭菌、紫外线灭菌等,达到无菌要求。给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无污染的材料,如不锈钢管、PPR 管等,并设置相应的阀门和水表,便于控制和计量。同时,在实验操作区和洗手池附近应设置紧急冲淋装置和洗眼器,以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1. 排水设计:实验室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废水的性质进行分类设计,分为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和实验废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实验废水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于含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实验废水,应设置专门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对于含有微生物的实验废水,应进行灭菌处理后再排放。排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如 PVC 管、铸铁管等,并设置相应的坡度和检查井,确保排水畅通。同时,为了防止废水倒灌,应在排水管道上设置止回阀。
  1. 供电设计:实验室的供电系统应保证稳定、可靠,满足实验设备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需求。供电电压应符合国家标准,为 220V/380V,频率为 50Hz。根据实验设备的功率和用电需求,应合理划分供电回路,避免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应设置独立的供电回路,并配备稳压电源和不间断电源(UPS),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置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Ω,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供电线路应采用铜芯电缆,并穿管敷设,避免线路老化和短路事故的发生。
二、食品实验室净化施工方案
(一)净化等级确定
根据食品实验室的使用用途和实验要求,确定合理的净化等级。食品实验室常用的净化等级分为十万级、万级和百级,不同净化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不同的实验项目。十万级净化实验室适用于普通的食品理化分析和微生物检测实验;万级净化实验室适用于对微生物污染控制要求较高的实验,如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百级净化实验室适用于无菌操作实验,如食品无菌样品的制备和微生物培养。在确定净化等级时,应综合考虑实验项目的需求、实验设备的精度和投资成本等因素,确保净化等级既满足实验要求,又经济合理。
(二)净化系统设计
  1. 空气处理机组选择:空气处理机组是净化系统的核心设备,应根据实验室的净化等级、面积和通风量等参数进行选择。空气处理机组应具备过滤、冷却、加热、加湿和除湿等功能,以满足实验室对空气洁净度、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对于十万级和万级净化实验室,可选择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对于百级净化实验室,应选择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专用空气处理机组。同时,空气处理机组的噪声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实验人员造成影响。
  1. 送回风方式设计:送回风方式的设计直接影响实验室的空气洁净度和气流组织。常用的送回风方式有上送下回、上送上回和侧送侧回等。对于十万级和万级净化实验室,一般采用上送下回的送回风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形成稳定的气流组织,有效排除室内的污染物;对于百级净化实验室,应采用垂直层流或水平层流的送回风方式,确保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达到百级标准。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应合理布置,送风口应设置在实验室的顶部或侧面,回风口应设置在实验室的底部或侧面,避免气流短路。同时,送风口和回风口应配备高效空气过滤器,以保证送入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1. 风管设计与安装:风管是空气输送的通道,其设计和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净化系统的运行效果。风管应采用耐腐蚀、不产尘、易清洁的材料,如不锈钢板、镀锌钢板等。风管的管径应根据通风量和风速进行确定,风速一般控制在 6 - 12m/s,以避免风管内产生噪声和粉尘沉积。风管的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法兰之间应加装密封垫片,确保风管的密封性。风管的安装应平整、牢固,避免出现弯曲、变形和泄漏等问题。同时,风管应进行保温处理,防止风管表面结露,影响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
(三)净化装修施工
  1. 墙面施工:墙面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首先进行基层处理,确保墙面平整、光滑、无裂缝和空鼓。对于彩钢板墙面,应采用自攻螺丝将彩钢板固定在龙骨上,螺丝间距应均匀,且不得超出规定范围。彩钢板之间的接缝应采用专用密封胶进行密封,确保墙面的密封性。对于环氧树脂墙面涂料,应先涂刷底漆,待底漆干燥后再涂刷面漆,涂刷次数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确保墙面涂料的厚度和均匀度。对于瓷砖墙面,应采用水泥砂浆将瓷砖粘贴在墙面上,瓷砖之间的缝隙应采用专用填缝剂进行填充,确保墙面的美观和密封性。
  1. 地面施工:地面施工应先进行基层处理,清理地面杂物,修补地面裂缝和空鼓。对于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应先涂刷底漆,待底漆干燥后再涂刷中涂和面涂,涂刷过程中应采用专业的施工工具,确保地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对于 PVC 卷材地面,应先铺设垫层,然后将 PVC 卷材粘贴在垫层上,卷材之间的接缝应采用热风焊接或专用密封胶进行密封,确保地面的密封性和整体性。对于地砖地面,应采用水泥砂浆将地砖粘贴在地面上,地砖之间的缝隙应采用专用填缝剂进行填充,确保地面的美观和防滑性能。
  1. 吊顶施工:吊顶施工应先安装龙骨,龙骨的材质和规格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龙骨的安装应平整、牢固,间距应均匀。对于彩钢板吊顶,应采用自攻螺丝将彩钢板固定在龙骨上,螺丝间距应均匀,且不得超出规定范围。彩钢板之间的接缝应采用专用密封胶进行密封,确保吊顶的密封性。对于铝合金龙骨吊顶,应将面板材料(如矿棉板、硅钙板等)安装在龙骨上,面板之间的缝隙应均匀,且不得超出规定范围。吊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与通风管道、灯具、消防设施等的协调配合,确保吊顶的整体美观和功能正常。
(四)净化设备安装与调试
  1. 空气处理机组安装:空气处理机组应安装在专用的机房内,机房的地面应平整、牢固,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条件。安装前应检查空气处理机组的外观和部件是否完好,然后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空气处理机组的安装应水平、牢固,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避免出现泄漏现象。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单机试运转,检查空气处理机组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风机运行情况、过滤效果、温度和湿度控制情况等。
  1. 高效空气过滤器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是净化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的空气洁净度。安装前应检查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外观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应安装在送风口和回风口的末端,安装时应确保过滤器与风管之间的密封良好,避免空气泄漏。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漏测试,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过滤器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确保过滤器的泄漏率符合相关标准。
  1. 净化系统调试:净化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调试,以确保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调试内容包括空气洁净度测试、温度和湿度测试、气流速度测试、噪声测试等。空气洁净度测试应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按照相关标准对实验室不同区域的空气洁净度进行检测;温度和湿度测试应采用温湿度计,对实验室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连续监测;气流速度测试应采用风速仪,对送风口和回风口的气流速度进行检测;噪声测试应采用声级计,对实验室内部的噪声进行检测。根据调试结果,对净化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实验室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