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新闻资讯

学校实验室装修分析案例SR7022

高校实验室装修主要以建设绿色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实验室为建设重点。在化学实验中用到的药品种类繁多,危险性也较大,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液和固体残渣等废弃物质,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针对不同的废弃物类型要选择不同的处理措施。高校实验室装修怎么做?高校实验室建设之三废处理及垃圾分类。

一、高校实验室之废气的处理,在化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点措施来保证化学药品或化学反应产生的刺鼻气味即是排出实验室。

(1)根据实验室规模的大小,每个实验室有1~2个通风柜,气味较大或难闻的实验可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以便将气体及时排出,最大程度上减少气味的扩散,将危害降到最低。

(2)实验室内设有排风系统,每个实验室的天花板位置都装有多个排风口,实验课时开启排风功能。

(3)有机和无机实验室与其他实验课相比,用到药品更加复杂、种类多且气味重,除了上述排气方式外,此类实验室的实验台上方装有全覆盖式排气罩,可有效且及时的排出实验室中产生的气味。

从实验室排出的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不仅气味刺鼻,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还会引起酸雨等环境问题,因此,在实验室建设时也建造了废气处理设备。在实验楼顶部平台安装多台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废气先通过装有无机或有机原料的反应釜,通过干式吸附的方式吸收大部分气体,再经过小型自来水喷淋装置,进一步吸收废气中的可溶性气体。通过以上两步净化过程,残余气体基本的达到排放标准。

二、高校实验室之废液的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液按照成分和毒性大小分类,大致可分为实验废弃液体药品和洗瓶废液两大类,可分别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类型的处理方式:

(1)实验室废弃液体药品如有机废液等,此类废液往往是多种药品的混合,具有浓度大、气味大、颜色深、危害性大的特点,此类废液实验室还不具备处理能力,需回收在特定的废液桶中,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要求张贴标签,置于危险品仓库中暂存,然后处理。

(2)实验室清洗玻璃瓶等产生的废液中残存少量药品,如酸、碱等,直接排放不仅会腐蚀下水管道,还会污染水源。因此在实验室建设时,下水管道全部采用耐腐蚀的聚丙烯(PP)材料,而且室外还建有一个10m3左右的污水处理池,对洗瓶废液进行中和或简单处理后再排走。

三、高校实验室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空药品瓶、药品残渣、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此类废弃物亦无处理能力,只能分类回收储存,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公司处理。分类收集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1)实验课用到药品种类和数量繁多,会产生大量空玻璃瓶或塑料药品瓶,将玻璃瓶和塑料瓶分别装于纸箱中密封保存,张贴分类标签。

(2)药品废渣设有专门垃圾桶回收,张贴分类标签后暂存。

(3)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仍置于原试剂瓶中,再装于纸箱中密封保存,等待一起处理。

上海鑫睿实验室系统工程服务范围SR7020

上海鑫睿实验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开发、设计生产可靠性及模拟环境实验室相关设备的公司。凭借技术力量雄厚、检测仪器齐全、性能稳定可靠、规格型号齐全等优势,建立了自主品牌“鑫睿”“SinRise”

主营业务:实验室装饰,实验室装修,实验室暖通,实验室家具,实验室排风,实验室废气处理,洁净室系统,实验室设备厂家,实验室设备定制。


   

学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鑫睿实验室建设重视实验室安全建设,从建设选材,设备选购,布局规划,水电设计等方面帮助实验室减低建设及运营成本。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有哪些分类

实验室分类主要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心理实验室。其中生物安全实验室按安全等级可分P1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每种实验室都有特定的实验区域规划要求,例如化学实验应包括:容量分析、常规分析、样品前处理实验室等。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整体方案

1.水路:常规水有普通自来水、蒸馏水、超纯水,施工时应考虑合理的规划,根据具体实验来选择材料也就是上水管和接头。还要考虑水电的分离、水管周围的环境、水路的走向等等。下水是比较重要的,其中分为污染水与非污染水,比如酸性的水、强碱的水、重金属污染水等,这些水都是需要经过环保设备处理后才能排放的。

2.电路:对于弱电、照明电和实验设备用电都应有合理的规划,尤其是仪器设备用电,电力不够会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也会对实验带来一些稳定的因素。还应控制和降低电流的变化浮动、减少或稳定谐波的变化数值、减少或降低磁场的干扰等等。

3.气体:高纯气体污染主要发生在贮藏、运输和计量的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气瓶和传输系统的密闭性,若发现漏气,应及时采取措施。在条件许可的实验室都应设置专用的贮气室,将氧化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分开安放,将可燃性气体与不可燃气体分开,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排风:这是实验室里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一般分为局部跟全局,觉见的是局部排风,比如在操作中容易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的实验,需要在排见设备中进行,也就是通风柜或者万向排气罩、原子吸收罩,在施工中应注意排风的风速是否均匀。

5.材料:根据不同的实验性质,来选择不同的材料去适应实验室的环境,如腐蚀也要看是酸性的,还是碱性,还是无机物的。然后选择适合耐腐蚀程度的材料来满足实验室。

6.实验家具:教学系统实验室的设置主要以教学为目的,实验流程较简单固定,对实验室家具的要求主要为基本实验室设备,包括常用实验台、通风柜、器皿柜、中央实验台、实验凳等。

三、高校实验室装修设计之排风注意事项

为了实验室的环境,有条件的或具备条件的须装备空气处理系统,避免因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适当的通风不仅去除实验室有害气味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空气交换数量目前倡导在一般实验室,在使用蒸汽和生化危险剂的区域,空气交换每小时12次。在从事微生物检验区域空气交换达16次每小时。

四、高校实验室装修设计之电源注意事项

1.实验室所有仪器所需电量和所需电插座数量,布局合理,使用方便。

2.电插座是三孔或是二孔。

3.仪器所需电压(220v或380v)、电量。

4.应充分考虑计算机所需插座。

 

不同类型实验台优缺点,实验台种类划分。SR7019

鑫睿实验室系统工程供应商:我司专业生产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实验台,还可为您量身定制符合您需求的各类尺寸,材质,结构实验室实验台。欢迎各企业及个人来电或留言提供产品生产需求,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为您专门设计定制。

实验台可根据不同材料分为很多种类,有全木、钢木、全钢结构的,不同材质的实验台类型各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实验室对家具的功能需求,比如在诸多实验中,难免会使一些特殊的化学品,不慎洒在桌子上,这就需要抗化学腐蚀的实验台,那么实验台分为哪几类?实验台不同类型的优缺点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

实验台分为哪几类

一、按材质分类

1、全木结构:这是国内外较普遍采用的形式,质量较轻,又较灵活,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单元组合式,其缺点是木材耗用量较大。

2、钢木结构:这种结构由钢支架、柜体、台面和地脚等构件组成。钢支架系薄壁型钢制成,脚支架底脚有地脚螺丝,钢支架之间留有管道空间。柜体是木制构件,可以灵活地挂在钢支架上。这种材质尽管其外表有防腐涂料,但难免有锈蚀,一般用于仪器分析室。钢制实验室家具的优点:坚固、美观,能使用10年以上保持不变形,可以耐强酸、强碱,是实验室家具的发展方向。

3、全钢结构:由钢支架、全钢柜体、台面和地脚等构件组成。钢支架系薄壁型钢制成,脚支架底脚有地脚螺丝,钢支架之间留有管道空间。钢柜体是木制构件,可以灵活地挂在钢支架上。这种材质尽管其外表有防腐涂料,但难免有锈蚀,一般用于仪器分析室。钢制实验室家具的优点:坚固、美观,能使用10年以上保持不变形,可以耐强酸、强碱,也是实验室家具的发展方向。

二、按实验用途分类

主要有化学实验台、仪器实验台、天平台、洗涤台、高温台等,种类繁多。实验台根据实验室布局不同,位于实验室中间,称为岛式实验台(中央台);实验台的一端靠墙则称为半岛式实验台;如果实验台的一条长边靠墙称为侧边实验台(边台)。与之相适应的试剂架、洗涤台、器皿柜也有所不同。

有的还把实验台分为单面实验台和双面实验台,后者实指岛式实验台和半岛式实验台。

三、按结构形式分: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

1、固定式实验台:固定式实验台的形式很多,国内至今仍普遍采用。常见的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台面和砖砌支座,台下为木制器皿柜,台面上用白色瓷砖、水磨石、大理石或天然花岗岩等。这类实验台坚固耐用,耐高温,而且平稳,常用于天平台、高温炉台以及测光仪器台等,但这类实验台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2、组合式实验台:依靠自身的构造形式,分为几个独立的部分,分别制作,然后组合在一起,可以灵活布置实验室,便于运输,便于系列化生产。

实验台不同类型的优缺点

1、实芯理化板由不同的纸张和耐腐蚀材料制成。表面只有一层透明薄膜。透明膜具有良好的防腐能力。但是由于材料组成,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从空气中吸收一些水分和水分,造成表面变形,而固体理化板不能直接接触火焰,接触过程中,可能引起表面燃烧等。

2、环氧树脂板由不同固化剂烘烤。在达到一定的高温后,材料会自动燃烧,而表面没有经过特殊处理。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易刮损。

3、陶瓷台面包含各种土壤。同时,搪瓷表面也进行了处理。高温燃烧平台后,可防止各种强酸、强碱的破坏,同时不会变形。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特别适合某些特殊实验室环境的使用。

钢木结构实验台材质介绍,钢木实验台结构特点介绍。SR7018

鑫睿实验室设备系统,可为您定制各种规格材质的实验台,及钢木实验台等。我司定制的各种材质的实验台均为厂家直销,价格优惠合理,欢迎洽谈联系。

长期从事实验设备制造的工作人员,对于制造实验台的材料肯定不陌生,钢木材质就是其中一种,钢木结构产品可拆卸组合,利于电气维修和清洁卫生,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是现代实验室的首选产品,那么,实验台的钢木材质有哪些?它的构造特性是什么?

实验台的钢木材质有哪些

钢木实验台其实就是众多实验台中的一种,它的组成如下:

1、钢架:采用上海宝钢产方型钢管,管型厚60*40*mm冷轧钢管,优质方钢,表面经酸洗、磷化、均匀灰白环氧喷涂,化学防锈处理,耐酸碱腐蚀,承重性能好 采用12.7mm实芯理化板,边缘加厚25.4mm圆滑加背面止水槽处理。

2、柜体、柜门、抽屉:采用厚双贴面三聚氰胺饰面板,所有断面经经国产优质厚封边防水处理,四周做倒角圆滑处理, 外表美观、光滑。

3、拉手:采用优质一字型暗拉手,模具成型,表面经化学处理,外形美观,耐腐蚀,防酸碱。

4、铰链:防腐铰链,弹性好,外形美观,使用过程中无噪音,小角度可以自动合上门板不必逐一动手关闭。

5、导轨:三节超静音承重滑轨,模具成型,耐腐蚀,在一定范围内轻轻一触抽屉即可自动回流,不必逐一动手关闭所有抽屉,方便手持物品的工作人员操作,利于实验室特殊的工作环境使用。

6、调节脚:专用螺杆,可调整高度为10~30mm,承重≥500kg/㎡,并配有承重螺母和橡胶垫。

钢木实验台构造特性

1、钢木实验台的台面: 千思板台面、理化板台面、陶瓷板、环氧树脂、大理石。

2、抽屉及柜体:采用中密度三聚氰胺板,所有断面经优质PVC防水封边,四边倒角圆滑处理。

3、铰链:采用合金铰链,开启度为110°。

4、滑轨:采用消音托底导轨,方便灵活。

5、电源插座:实验室专用二三插座。

6、拉手:铝合金暗拉手,表面经化学处理,耐腐蚀,外形美观,设计人性化。

7、可调脚:不锈钢/尼龙可调脚,可调节高度30-50mm,具备初级减震功能,承重150KG以上。

实验室家具中:不同实验台特点与区别?SR7017

全钢结构的实验台有什么特点?与钢木实验台有什么区别?

    随着化工、制药行业的的不断发展,试验台的需求量逐渐增多,根据使用的材料区分,市场上的实验室家具系列可以分为全钢实验台、钢木、全木实验台等等,其中,许多人认为全钢中央实验台可以经受住实验的考验,并且还可以承受各种硬和软的磨削,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全钢结构的实验台有什么特点?它与钢木实验台有什么区别?下面鑫睿实验室设备为大家简单介绍:

全钢结构的实验台有什么特点

1、全钢结构中央实验台结构合理,承重能力好,组合灵活,安装运输方便。

2、对钢制框架的表面进行酸洗,磷化和静电喷涂环氧树脂粉末,美观,大方,现代,耐酸碱。

3、全钢结构中央实验台的主要材料是钢板,桌面是12.77mm厚的理化板。实验台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使桌面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抵抗高温的环境。在这种全钢结构的中央试验台外边缘,经过特殊加工制成倒角,使它看起来更美观,手感更舒适。这种实验台的柜子是双层结构形成的,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全钢实验台和钢木实验台的区别

一、用料不同

纲木实验台

(尺寸:长1000*宽1500*高800/850/900)

1、主框架:采用优质鞍钢/宝钢镀锌/冷轧60*40*1.2/1.5mm方钢焊接而成的H型钢架,表面经环氧树脂喷粉处理,具有耐腐蚀、耐酸碱。

2、台面:采用“盛富莱牌”实芯理化板、“佛雅”实芯理化板、“富美家”实芯理化板、“上海威盛亚”实芯理化板、“荷兰千思板”、“环氧树脂板”。厚度为12.7mm厚、13mm厚、16mm厚、19mm厚、25mm厚,12.7mm和13mm厚台面边加厚到25.4mm和26mm,并倒角磨边处理,表面耐酸碱、耐腐蚀、易清晰、防水。台面颜色可选(黑色、墨绿色、灰白色等等)。

3、前后梁:采用优质鞍钢/宝钢镀锌/冷轧60*40*1.2/1.5mm方钢,表面经酸洗、磷化处理,“阿克苏牌”环氧树脂喷粉处理,具有耐腐蚀、耐酸碱。

4、柜体:采用18mm厚E1级三聚氰胺板制作,边缘采用PVC热熔胶机器封边处理;后背板可灵活拆卸,方便检修。

5、拉手:采用U型、PVC/铝合金一字型拉手,具有耐腐蚀、耐酸碱。

全钢实验台

(尺寸:长1000*宽1500*高800/850/900)

1、主框架:钢板采用1.0mm/1.2mm厚鞍钢/宝钢镀锌钢板折弯一次成型后焊接制作,表面经酸洗、磷化处理,环氧树脂喷粉处理,具有耐腐蚀、耐酸碱。

2、台面:采用12.7mm实芯理化板实验室专用台面,边缘加厚,防止液体外漏。台面耐酸碱、耐化学溶剂,无毒,使用寿命长

3、前后梁:采用 1.0mm 优质冷轧钢板(双层),无焊连接可拆卸带减震垫。在数控加工中心、剪裁、定位打孔、折弯焊接后成型,酸洗磷化处理后喷涂环氧树脂粉末高温烘烤固化,附着力高。

4、柜体:采用1.0mm优质冷轧钢板在数控加工中心剪裁、定位打孔、折弯焊接后成型,经酸洗磷化处理后,喷涂环氧树脂粉末,高温烘烤固化。附着力高、外形美观。

5、拉手:采用1.0mm厚优质冷轧板数控加工后一体成型一字型把手。

二、价格不同

钢木实验台和全钢实验台相比较占据一定的价格优势,一般钢木实验台比全钢实验台的耗资要低。

三、质量不同

全钢结构的毕竟不怕水,不怕火,这些优点钢木结构的是达不到。但是价格相对来说全钢结构的比钢木结构的贵一些,钢木结构的也称得上物美价廉,沉重方面也不比全钢结构的差,由于质量的过硬,深受光大消费者的喜爱。

鑫睿实验室设备可为您在不同生产环境中量身定制不同种类规格的实验室实验台。

定制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装修说明SR7016

       良好的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配备抽风机。接种、分离及鉴定细菌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结核杆菌等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必须在100%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触多种有害微生物,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实验室应至少划分成3个区,接下为您讲讲这三个区域的特点:

  清洁区

  包括:

  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配制室与试剂储藏室。此区域禁止带人细菌检验标本。

  操作区

  (1)整洁:微生物操作区是各种病原菌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粉尘流动,防止交叉污染,操作区应与外界分开。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应换鞋,送标本人员不进入操作区,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1次,每周用消毒剂擦洗1次。每天早上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30min,或每天工作后,用紫外线照射60min,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清洁。

  (2)光线:细菌培养的细小菌落及血清试验凝集颗粒的观察, 都需要有充足的光线。操作区除设置常规照明灯外,还必须安装操作台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判断。

  (3)通风:由于各种病原菌集中,空气污浊,实验室要求保持排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4)温度和湿度:由于无菌操作的要求,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酒精灯,因此,微生物学实验室不能安装吊扇。为了达到实验所需的适宜温度,尤其:满足某些仪器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实验室应安装空调

  (5)电源:要求提供稳压、恒频的电源;根据仪器设备要求,必要时配备不间断电源。

  (6)水源:操作区内须设置水源。用于标本处理(如,细菌染色) 的水槽与工作人员洗手用的水槽不能混用。

  (7)污染物处理:操作区须备有消毒缸,以处理沾有活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检验剩余的标本及使用过的带菌平板、试管均须集中地点安全放置,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再洗涤或丢弃。

  无菌区

  (1)无菌室应完全封闭,进出无菌室至少要经两道门,中间隔有缓冲间,无菌室与外间设置一个可开闭的窗口,用于传递器具。

  (2)无菌室必须保持整洁。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换专用鞋、专用衣。无菌室使用前须用紫外线消毒30min,操作结束后清洁台面,再用紫外线消毒30min。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彻底消毒。

  (3)无菌室仅用于培养基分装等无菌操作,不能进行有菌标本的操作。操作人员操作时应严格关门并戴好专用的口罩与帽子。

  (4)无菌室内应有空气过滤装置,并安装空调。

鑫睿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示例图:

1、医院微生物实验室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隶属于检验科,主要用于诊断由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如:肺结核,淋病,霍乱,白喉,伤寒,破伤风等疾病

2、药厂微生物实验室

药厂实验室可分为理化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检测药品中微生物数量,确保人们用药安全。

3、食品厂微生物实验室

食品实验室通常也分为理化和微生物实验室,理化实验室主要检测食品中物质含量,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检测菌落总数及一些特殊种类微生物,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4.高校微生物实验室

学校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是用于高校师生对微生物基本操作及生理生化功能研究。一般在高校一个实验室中可进行多种实验操作,微生物培养,PCR操作等都是常见的实验。

食品实验室建设规范说明SR7015

       一、选址:

  1. 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
  2. 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3. 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 办公室

 2.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

  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 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

  3.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 ②无菌室; 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

  一般布局要求如下:

  1. 办公室:

  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 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

  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试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

  a.实验边台标准宽度为750mm,中央试验台标准宽度为1500mm;

  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可安装水盆盆与水龙头;

  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插座;

  e.实验台台面材料要以耐腐蚀、耐酸碱为宜。

  3.无菌室:

  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

  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

  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

  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

  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5m;

  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 培养基制作室:

  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a.边台上要放置电炉,以满足熔化煮沸培养基时用;

  b.边台材料要耐高热、耐酸碱;

  c.药品柜分门别类存放一些一般药品及试剂;

  d.危险、易腐易燃有毒有害药品单独设保险柜存放;

  e.边台上要放天平,以称取药品用。

  5.洗涤消毒室:

  洗涤消毒室用以消毒洗涤待用与已用之玻璃器皿,培养基及污物,其面积应大于10平方米。

  为满足洗涤消毒的功能,洗涤消毒室应设有:

  a.1-2个洗涤池,洗涤池上下水网要畅通;

  b.器皿柜或实验台,以放置洗涤好器皿;

  c.高压灭菌锅,其所用电源应满足用电负荷;

  d.室内安有通风装置:通风柜;

  e.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在该室内,设供日常检验用水蒸馏水器装置。

  6. 理化分析室:

  理化分析室是物理化学分析的主要操作室

  a.实验台与细菌操作室要求相同

  b.设置通风柜以满足加热、消化、干燥、烧灼和化学处理等工作需要;

  c.洗涤池。

  7. 仪器室:

  用以放置显微镜、电子天平及理化分析用小型仪器;

  a.要求清洁干燥、防潮防虫、避光;

  b.仪器台要稳固、牢靠。

  对于小的企业实验室,如果没有更多的房间进行区分,应该可以通过规划房间分区,以保证实验室不同工作区(洁净区和一般操作区)之间有一定区分,因此,最少应保证4个房间或者4个分区。

  1.洗刷消毒区域,这个区域要求相对独立,最好以房间间隔,因为这个区域处理废物,有一定的污染和湿度。

  2.培养基配制区域,用于培养基的配制,经常有水等,需要相对独立一些。

  3.一般操作区域,这个是主要操作区域,微生物的试验结果的观察,显微镜操作,一般的简单理化操作,仪器设备等,都可以合并在这个房间或者区域进行。

  4.无菌操作区域,无菌间,这个要求独立。

  三、一般仪器设备(具体的仪器设备要根据实验室的要求来选用)

  1. 培养箱:主要用于实验室微生物的培养,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1)普通培养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室温+5~65度,又分为电热恒温培养箱和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2)生化培养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5~50度。

  3)恒温恒湿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5~50度,控制的湿度范围为:50~90%。可作为霉菌培养箱。

  4)厌氧培养箱:适用于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2. 电热干燥箱:用于吸管,平皿类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和烘烤。

  3. 高压蒸汽灭菌器(又叫高压灭菌锅):物品的灭菌。

  4. 冰箱:

  5. 电子天平:一般要求具备精度达到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

  6. 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和动力、微生物和微小物品结构的必备仪器。

  7. 均质器:用于均质样品,有旋转刀片式和拍击式可以选择。

  8.蒸馏水器:提供蒸馏水

  9.水浴锅:部分培养温度需要水浴(如大肠杆菌检验)

  10.超净工作台:超净工作台作为代替无菌室的一种设备,使用简单方便,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操作台。超净工作台湾队根据风向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

  其它可能用到的设备:高压锅、厌氧培养设备、离心机、振荡器、烤箱、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电位 pH计、高速离心机等设备。

  四、常规玻璃器皿

  1. 吸管:用于吸取少量液体,常用的吸管为0.1刻度1mL及1.0刻度的10mL吸管。

  2. 培养皿:为硬质玻璃双碟,常用于分离培养,盖与底大小应合适,常用规格为90mm。

  3. 三角烧瓶与广口瓶:多用于盛培养基及配制溶液,常用的规格有250mL、500mL、1000mL。

  4. 烧杯:供盛液或煮沸用,常用的规格为100mL、250mL、500mL、1000mL

  5. 量筒:用于液体测量,常用规格为100mL、250mL、1000mL

  6. 试管:用于细菌培养,有多种规格。

  7. 载玻片盖玻片:细菌涂片观察用。

  8. 试剂瓶:装试剂用,常用棕色避光

  9.其它,如试管架、毛刷、酒精灯、接种针、接种环等

  五、化学试剂和培养基

  化学试剂和培养基:参照所执行标准后面的附录购买所需试剂和培养基,目前所用多为合成干粉培养基,试剂也可以购买到标准配套试剂。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说明SR7014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33-2002)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02-12-03发布 2003-08-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级、各级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科研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4925—2001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GB/T 16803—1997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 术语

GB 50073—200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JGJ 71—199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设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有受其污染。

3.2 微生物危害评估

对实验微生物和毒素可能给人或环境带来的危害所进行的评估。

3.3 气溶胶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0μm的固体、液体微小粒子形成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

3.4 生物安全柜

处理危险性微生物时所用的箱形空气净化安全装置。

3.5 I级生物安全柜

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时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口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3.6 II级生物安全柜

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工作时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口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状态下遵守操作规程时既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也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3.7 III级生物安全柜

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正面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手套箱式操作口。箱内对外界保持负压可确保人体与柜内物品完全隔绝。
3.8 物理抑制设备

用物理或机械方法防止致病微生物逸出的设备。

3.9 高效空气过滤器

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等于0.3μm的粒子捕集效率在99.97%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

3.10 相对压强

绝对压强减去大气压强之值。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4.1 总则

4.1.1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

4.1.2 应将每一特定实验室从立项、建设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的内容编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

4.1.3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4.2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与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直接接触的一级屏障。

4.2.1 生物安全柜是最重要的安全设备,形成最主要的防护屏障。实验室应按要求分别配备Ⅰ、Ⅱ、Ⅲ级生物安全柜。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溅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除实际上不可实施外,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不得用超净工作台代替生物安全柜。

4.2.2 必要时实验室应配备其他安全设备,如设置配有排风净化装置的排气罩等,或采用其他不使致病微生物逸出确保安全的设备。

4.2.3 实验室所配备的离心机应在生物安全柜或本标准4.2.2中所指的其他安全设备中使用,否则必须使用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

4.2.4 必须给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

4.3 实验室设计与建造的特殊要求

包括:实验室的选址、平面布置、围护结构、通风空调、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等设计与建造的特殊要求。

4.4 安全操作规程

4.4.1 本标准针对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所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标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见附录A),必须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明列并加以执行。

4.4.2 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应补充规定相应的特殊安全操作规程,也应在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明列并加以执行。

4.5 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在实验室之间的传递

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在实验室之间的传递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4.6 管理制度

4.6.1 实验室基本管理

4.6.1.1 实验室内的布置和准入

a)在主实验室应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b)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c)在实验室内不得进食和饮水,或者进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d)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

4.6.1.2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资格和培训

a)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还需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b)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c)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

d)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留本底血清进行有关检测,以后定期复检。如有疫苗必须进行免疫注射。

4.6.2 实验室特殊管理

为避免和处理源于不安全操作引起的意外事故,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原则:

4.6.2.1 针对可能的的危险因素,设计保证安全的工作程序。

4.6.2.2 事前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摸拟训练。

4.6.2.3 对于意外事故要能够提供包括紧急救助或专业性保健治疗的措施,足以应付紧急情况。

4.6.2.4 实验室事故处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如针刺和切伤、皮肤污染、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和口鼻眼内、衣物污染、污染试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视事故类型等不同情况,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具体措施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必须向有关专家和领导汇报,并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等,由专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4.6.2.5 应填写正式的事故登记表,并按规定报告给国家相应级别的卫生主管部门。

4.7 微生物危害评估

当建设使用传染性或有潜在传染性材料的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应依据传染性微生物致病能力的程度、传播途径、稳定性、感染剂量、操作时的浓度和规模、实验对象的来源、是否有动物实验数据、是否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诸因素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

4.7.1 通过微生物危害评估确定对象微生物应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4.7.2 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

5 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5.1 分类

5.1.1 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不使用实验脊椎动物和昆虫)。

5.1.2 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5.2 分级

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5.3 适用范围

5.3.1 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5.3.1.1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5.3.1.2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5.3.1.3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

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学实验除外)应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5.3.1.4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与上述情况类似的不明微生物,也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待有充分数据后再决定此种微生物或毒素应在四级还是在较低级别的实验室中处理。

5.3.2 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其适用微生物范围与同级的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相同。

6 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6.1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6.1.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6.1.1.1 一般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6.1.1.2 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6.1.1.3 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6.1.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6.1.2.1 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6.1.2.2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地面应防滑、无缝隙,不得铺设地毯。

6.1.2.3 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6.1.2.4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

6.1.2.5 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6.2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6.2.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6.2.1.1 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6.2.1.2 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上述材料的离心操作如果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或安全离心杯,且它们只在生物安全柜中开闭和装载感染性材料,则可在实验室中进行。

6.2.1.3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6.2.1.4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6.2.1.5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6.2.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6.2.2.1 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必须满足本标准6.1.2中各款的要求。

6.2.2.2 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6.2.2.3 应设置洗眼装置。

6.2.2.4 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

6.2.2.5 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6.2.2.6 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6.3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6.3.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6.3.1.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

6.3.1.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

6.3.1.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6.3.1.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6.3.1.5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6.3.1.6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6.3.1.7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6.3.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6.3.2.1 选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6.3.2.2 平面布局

a)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冲间。

b)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

c)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

d)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6.3.2.3 围护结构

a)实验室(含缓冲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洁。所有缝隙必须加以可靠密封。

b)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均可自动关闭。

c)除观察窗外,不得设置任何窗户。观察窗必须为密封结构,所用玻璃为不碎玻璃。

d)地面应无渗漏,光洁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砖和水磨石等有缝隙地面。

e)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时应防止昆虫和老鼠钻进墙脚。

6.3.2.4 通风空调

a)必须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强梯度。该系统必须确保实验室使用时,室内空气除通过排风管道经高效过滤排出外,不得从实验室的其他部位或缝隙排向室外;同时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布局应使实验区内的死空间降低到最小程度。

b)通风空调系统为直排系统,不得采用部分回风系统。

c)环境参数:相对于实验室外部,实验室内部保持负压。实验间的相对压强以-30Pa~-40Pa为宜,缓冲间的相对压强以-15Pa~-20Pa为宜。实验室内的温、湿度以控制在人体舒适范围为宜,或根据工艺要求而定。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以GB 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所定义的七级至八级为宜。实验室人工照明应均匀,不眩目,照度不低于500lx。

d)为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实验室内不应使用双侧均匀分布的排风口布局。不应采用上送上排的通风设计。由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内部高效过滤的空气可通过系统的排风管直接排至大气,也可送入建筑物的排风系统。应确保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压力平衡。

e)实验室的进风应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f)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经高效过滤或加其他方法处理后,以不低于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该排风口应远离系统进风口位置。处理后的排风也可排入建筑物的排风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该建筑物的任何部位。

g)进风和排风高效过滤器必须安装在实验室设在围护结构上的风口里,以避免污染风管。

h)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在进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型调节阀门,必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化学熏蒸消毒。

i)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须为气密型。所使用的高效过滤器不得为木框架。

j)应安装风机启动自动联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启动时先开排风机后开送风机。关闭时先关送风机后关排风机。

k)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装分体空调器。

6.3.2.5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a)必须在主实验室内设置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其安装位置应满足6.3.2.5 d)中的要求。

b)连续流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物理抑制设备之中,该装置应能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在实验室内所必须设置的所有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的排风均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方可排出。其室内布置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c)实验室中必须设置不产生蒸汽的高压灭菌锅或其他消毒装置。

d)实验间与外部应设置传递窗。传递窗双门不得同时打开,传递窗内应设物理消毒装置。感染性材料必须放置在密闭容器中方可通过传递窗传递。

e)必须在实验室入口处的显著位置设置压力显示报警装置,显示实验间和缓冲间的负压状况。当负压指示偏离预设区间必须能通过声、光等手段向实验室内外的人员发出警报.可在该装置上增加送、排风高效过滤器气流阻力的显示。

f)实验室启动工作期间不能停电。应采用双路供电电源。如难以实现,则应安装停电时可自动切换的后备电源或不间断电源,对关键设备(生物安全柜、通风橱、排气罩以及照明等)供电。

g)可在缓冲间设洗手池:洗手池的供水截门必须为脚踏、肘动或自动开关。洗手池如设在主实验室,下水道必须与建筑物的下水管线分离,且有明显标志。下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洗手池仅供洗手用,不得向内倾倒任何感染性材料。供水管必须安装防回流装置。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设地漏。

6.3.2.6 其他

a)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b)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家具和设备的边角和突出部位应光滑、无毛刺,以圆弧形为宜。

c)所需真空泵应放在实验室内。真空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器。

d)压缩空气等钢瓶应放在实验室外。穿过围护结构的管道与围护结构之间必须用不收缩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气体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器和防回流装置。

e)实验室中应设置洗眼装置。

f)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g)实验室内外必须设置通讯系统。

h)实验室内的实验记录等资料应通过传真机发送至实验室外。

6.4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分为:安全柜型实验室和穿着正压服型实验室。在安全柜型实验室中,所有微生物的操作均在Ⅲ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在穿着正压服型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必须穿着特殊的正压服式保护服装。

6.4.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6.4.1.1 在实验室中所有感染性材料的操作都必须在Ⅲ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果工作人员穿着整体的由生命维持系统供气的正压工作服,则相关操作可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6.4.1.2 所有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时都必须换上全套实验室服装,包括内衣、内裤、衬衣或连衫裤、鞋和手套等。所有这些实验室保护服在淋浴和离开实验室前均必须在更衣室内脱下。

6.4.2 安全柜型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6.4.2.1 选址。实验室应建造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实验室建筑物内独立的区域。

6.4.2.2 平面布局

a)实验室核心区域由安放有Ⅲ级生物安全柜的房间(安全柜室)和进入通道组成。进入通道至少有三个部分,依次为外更衣室、淋浴室和内更衣室。任何相邻的门之间都有自动连锁装置,防止两个相邻的门被同时打开。对于不能从更衣室携带进出安全柜室的材料、物品和器材,应在安全柜室墙上设置具有双门结构的高压灭菌锅,并有浸泡消毒槽、熏蒸室或带有消毒装置的通风传递窗,以便进行传递或消毒。必须设置带气闸室的紧急出口通道。

b)安全柜室四周可设置缓冲区,为环形走廊或缓冲房间,属核心区域的一部分。缓冲区建设要求同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6.4.2.3 围护结构

a)安全柜房间和内侧更衣室的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内部应形成密封的内壳。地板应整体密封,墙角成圆弧形。房间的内表面应防水、耐腐蚀。结构内所有的缝隙都应密封。尽量减小安全柜室和内更衣室门周围的缝隙并可密封以利消毒。安全柜室地板上所有的下水管都直接通往液体消毒系统,下水道口和其他服务管线安装高效过滤器并防止害虫进入。

b)进入实验室的门可自动关闭,可以上锁。所有在实验室内外传递物品的设备都必须为双开门结构,两门之间也必须有自动连锁装置。

c)任何窗户都要求防破碎并密封。

d)在实验室的墙洞上安装用于对Ⅲ级生物安全柜和安全柜室传递出来的物品进行消毒的双开门高压灭菌锅。其外门在实验室外开启。缝隙必须良好密封。

6.4.2.4 通风空调

a)必须安装精心设计建造的直排式通风系统。该系统进风和排风设计应确保定向的气流由最小危险区流向最大潜在危险区。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布局应使实验区内的死空间降低到最小程度。

b)必须监测相邻区域的压差和气流流向,并安装报警器。在外更衣室的入口处安装压强仪表盘,显示和监测实验室内各区的压强或压差和进风、排风的风量。

c)必须设计安装通风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警报装置以确保实验室内不出现正压并保持各房间压强和压差正常。Ⅲ级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必须直接与排风管道相连。排风管道必须单独设置,不得与建筑物排风系统相连。

d)环境参数:安全柜室必须保持负压程度最高,其相对压强不得高于-60Pa;安全柜室、内更衣室、淋浴室和外更衣室的相对压强依次增高,相邻房间之间应有压差,保持在10Pa~15 Pa之间。核心区域的空气洁净度以七级至八级为宜。实验室人工照明应均匀,不眩目,照度不低于500 1x。

e)进风为三级过滤系统,最后一级必须经讨高效过滤器过滤。

f)来自整个核心区域的排风必须连续经过两个高效过滤器处理。排风口应远离实验室区和进风口。

g)进风和排风高效过滤器必须安装在实验室各房间设在围护结构上的风口里,以避免污染风管。高效过滤器风口结构必须在更换高效过滤器之前实现就地消毒。或采用可在气密袋中进行更换的过滤器结构,以后再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消毒或焚烧。每台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后都必须进行检测,运行后每年也必须进行一次检测。

6.4.2.5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a)安全柜室必须设置Ⅲ级生物安全柜。

b)高压灭菌锅的门必须自动控制,只有在灭菌循环完成后,其外门方可开启。

c)必须提供双开门的液体浸泡槽、熏蒸消毒室或用于消毒的通风气闸室,对来自Ⅲ级生物安全柜和安全柜室的不能高压消毒的物品进行消毒,使其安全进出。

d)如果有中央真空管线系统,不应在安全柜室以外的空间使用。在线的高效过滤器尽可能接近每个使用点或截门处。滤器应易于现场消毒或更换。其他通往安全柜室的气、液管线要求安装保护装置以防止回流。

e)自内更衣室(含卫生间),安全柜室水池下水、地漏以及高压消毒室和其他来源流出的液体在排往下水道之前,必需经过消毒,最好用加热消毒法。地漏必须有充满对被实验传染性物质有效的化学消毒剂的水封,它们直接通往消毒系统。下水道口和其他服务管线均应安装高效过滤器。自淋浴室和外更衣室、厕所排出的液体可以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到下水道中。对液体废弃物的消毒效果必须经过证实。

f)必须为实验室的核心区(安全柜室、内更衣室、淋浴室和外更衣室)的通风系统、警报器、照明、进出控制和生物安全柜设置可以自动启动的紧急电源。

6.4.2.6 其他

a)工作台表面应无缝或为密封的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b)实验室的家具应简单,为开放结构,且牢固。实验台、安全柜和其他设备之间留有空间以便能够清理和消毒。椅子和其它设施表面应铺上非纤维材料使之容易消毒。家具和设备的边角和突出部位应光滑、无毛刺,以圆弧形为宜。

c)在安全柜室。内外更衣室近门处安装非手动操作的或自动洗手池。

d)实验室与外部必须设有通讯系统,宜设闭路电视系统

e)实验室内的实验记录等资料必须通过传真机发送至实验室外。

6.4.3 穿着正压服型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6.4.3.1 选址:实验室应建造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实验室建筑物内独立的区域。

6.4.3.2 平面布局

a)实验室核心区域由安放有Ⅱ级生物安全柜的房间(主实验室)和进入通道组成。进入通道包括更衣区和消毒区。更衣区依次为外更衣室、淋浴室和内更衣室,消毒区为化学淋浴室,工作人员离开主实验室时首先经过化学淋浴消毒正压防护服表面。核心区任何相邻的门之间都有自动连锁装置,防止两个相邻的门被同时打开。对于不能从更衣室携带进出主实验室的材料、物品和器材,应在主实验室墙上设置具有双门结构的高压灭菌锅、浸泡消毒槽、熏蒸室或带有消毒装置的通风传递窗,以便进行传递或消毒。必须设置带气闸室的紧急出口通道。

b)同本标准6.4.2.2 b)中的要求。

6.4.3.3 围护结构:与本标准6.4.2.3中各款的要求相同。

6.4.3.4 通风空调

a)实验区必须保持负压程度最高,其相对压强不得高于-80Pa;实验区、化学消毒淋浴室、内更衣室、淋浴室和外更衣室的相对压强依次增高,相邻房间之间保持10Pa~15Pa的压差。核心区域的空气洁净度以七级至八级为宜。

b)除上述条款外,其他与本标准6.4.2.4中各款的要求相同。

6.4.3.5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a)主实验室必须设置至少为Ⅱ级的生物安全柜。

b)进入主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着正压防护服,由高效过滤器提供保护的生命支持系统供给呼吸用气。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提供超量呼吸气体的正压供气装置,报警器和紧急支援气罐。工作服内气压相对周围环境为持续正压。必须为生命支持系统设置自动启动的紧急电源。

c)除上述条款外,其他与本标准6.4.2.5中各款的要求相同。

6.4.3.6 其他:与本标准6.4.2.6中各款的要求相同。

7 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7.1 在设计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时必须同时满足本标准中相应级别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和GBl4925—2001《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中的要求。

7.2 在设计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时必须充分考虑动物活动本身产生的危险(如产生气溶胶,撕咬抓挠对人的危害等),并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实验室设计建设方面采取必要措施。

7.3 使用实验脊椎动物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必须与一般动物繁殖设施实施物理隔离。

7.4 三级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的动物必须置于带有净化通风装置的负压箱笼系统内。

7.5 四级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的动物,在安全柜型实验室中必须置于Ⅲ级生物安全柜中;在穿着正压服型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必须穿着正压服,动物则必须置于带有净化通风装置的负压箱笼系统内。

8 生物危险标志及使用

8.1 生物危险标志

见下图1

生物危险标志

8.2 生物危险标志的使用

8.2.1 在二级以上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入口明显位置处必须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标明级别。

8.2.2 所有盛装传染性物质的容器表面明显位置处必须贴有生物危险标准,并按所在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级别标明相同的级别。

9 新建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验收和现有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检测

9.1 新建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验收和启用。分为工程竣工验收、专家组验收和批准启用三个阶段。工程竣工验收后,新建的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必须先由专家组进行验收,并提出验收报告,然后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启用。

9.1.1 专家组验收

专家组验收时必须进行文件审查、现场实地验收检查和对工作人员的抽查考核,并提出验收报告。

9.1.1.1 专家组验收时必须审查的文件

a)立项报告和相关文件;

b)实验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c)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如已纳入基建项目,基建程序所要求必备的其他文件;

d)可部分参照JGJ 71—199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竣工验收和检测报告;

e)第三方检测报告,包括各房间压差、洁净度、噪声和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等;

f)实验室使用和操作技术规程;

g)实验室管理制度;

h)实验微生物操作规程(每种一份);

i)紧急情况处理规程;

j)工作人员(含本人签字)登记表;

k)实验室内仪器登记表;

1)工作人员培训记录;

m)工作人员体检(含血清检查)和免疫接种登记表;

以上(f~m)各项应汇总装订成一册,封面标题为“生物安全手册”。登记表和记录部分应留有足够空间供后续之用。

n)实验室使用登记本(工作日志);

o)紧急情况登记和处理记录本。

9.1.1.2 实验室工作人员抽查考核。

在验收过程中应对工作人员以口试或笔试的形式进行抽查,抽查人数不得少于工作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1. 2 现用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和Ⅱ级生物安全柜的检测。

9.2.1 现用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围护结构、通风系统(含更换高效过滤器)维修后,以及生物安全柜移动或检修后,必须进行重新检测(含生物安全柜)。检测根据本标准和JGJ 71-1990的要求和设计任务书的指标进行。

9.2.2 现用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启用后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检测。

9.2.3 各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使用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年度现场检测(见附录B)。

10 现用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使用和维护

10.1 现用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使用和维护必须按本标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的要求进行。

10.2 对已通过验收的实验室中与生物安全有关的设施和设备不能擅自进行改动。

10.3 如确需变更实验室的结构和设备,必须经有关专家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

10.4 实验室应由专业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应急和定期检修与保养。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操作规程

A.1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A.1.1 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

A.1.1.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A.1.1.2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A.1.1.3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A.1.1.4 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A.1.1.5制定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A.1.1.6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A.1.1.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A.1.1.8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容器内。

A.1.1.9制定有效的防鼠防虫措施。

A.1.2 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

无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

A.2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A.2.1 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

A.2.1.1 与本附录A.1.1~A.1.9相同。

A.2.1.2 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内部显著位置须贴上有关的生物危险信息,包括使用传染性材料的名称,负责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A.2.2 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

A.2.2.1 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方可在实验室或动物房内工作。

A.2.2.2 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需要的免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A.2.2.3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

A.2.2.4 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A.2.2.5 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专门保管,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阅读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A.2.2.6 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

A.2.2.7  严格遵守下列规定,防止利器损伤:

A.2.2.7.1 除特殊情况(肠道外注射和静脉切开等)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A.2.2.7.2 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人防穿透的容器中。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A.2.2.7.3  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

A.2.2.7.4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消毒。

A.2.2.8 培养基、组织、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须放在防漏的容器中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A.2.2.9 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A.2.2.10 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A.2.2.11 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

A.3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A.3.1 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

与本附录A.2.1的要求相同。

A.3.2 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

A.3.2.1 实验室的门必须关上。

A.3.2.2 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禁止干扰正在操作或辅助的工作人员。禁止免疫耐受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禁止临时有病或有皮肤破损者在实验室工作;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实验室。

A.3.2.3 实验室入口处必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需要的免疫、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相关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A.3.2.4 建立严格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有关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必须明确进入和离开实验室的程序。建立出入登记册制度。

A.3.2.5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肝疫苗、卡介苗),并定期进行检查。

A.3.2.6 收集工作人员和其它风险人群的基本血清留底,以后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A.3.2.7 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实验室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向所有工作人员提供生物安全手册。告知工作人员实验室的特殊危险,工作人员要阅读并按照规范的要求操作。

A.3.2.8 实验室及其辅助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最新的培训。

A.3.2.9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实验室负责人有责任向所有工作人员提供标准微生物学操作规范和技术,仪器操作规范。并由专家提供特殊培训。

A.3.2.10 实验所需物品必须经传递窗送入。

A.3.2.11 严格遵守下列规定,防止利器损伤:

A.3.2.11.1 除肠道外注射和静脉切开等特殊情况,严禁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用塑料器材取代玻璃器材。

A.3.2.11.2 注射和吸取感染性液体时必须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折断、剪断、重新盖上帽、从注射器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应将其放在不锈钢容器中。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到厚壁容器中,运到特定区域消毒,最终进行高压消毒。

A.3.2.11.3 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装有污染的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

A.3.2.12 禁止在开放的实验台上和容器内进行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设备中进行。生物安全柜内的工作台表面用适当的消毒剂清理。

A.3.2.13 培养基、组织、体液及其他废弃物必须放在防漏的容器中储存及运输。

A.3.2.14 感染性实验结束后,尤其在感染性物质溢出和溅出后,应由专业人员或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进行消毒和清理。实验室中必须备有溢出物处理程序的文件。

A.3.2.15 污染的设备在运出维修前必须消毒。所有废弃物或物品,在丢弃或重新使用前必须消毒。

A.3.2.16 建立实验室事故和暴露的报告系统。感染性物质溢出及暴露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消毒处理,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过程和处理经过。

A.3.2.17 禁止将无关动植物带入实验室。

A.4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A.4.1 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

A.4.1.1 实验过程中非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

A.4.1.2 制定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A.4.1.3 必须严格执行所有操作程序,减少或避免气溶胶的产生。

A.4.1.4 每次实验结束后,必须消毒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及溢出后必须及时处理和消毒。

A.4.1.5 所有的废弃物在丢弃之前用适当的方法消毒,如高压消毒。

A.4.1.6 制定有效的防鼠、防虫措施。

A.4.2 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

A.4.2.1 禁止非工作人员、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的人员、儿童及孕妇进入实验室。临时有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等)的工作人员也禁止进入实验室。

A.4.2.2 实验室入口安装带锁的安全门,进入实验室由实验室负责人,生物安全负责人或设备安全负责人管理。进入实验室之前,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实验室的潜在危险及正确的防护措施。

A.4.2.3 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遵守进入和离开实验室的程序,记录进入和离开实验室的日期、时间及实验室状态。

A.4.2.4 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

A.4.2.5 实验室入口处必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实验室负责人姓名和进入实验室所需的特殊要求(如免疫和防毒面具等)。

A.4.2.6 实验室负责人保证工作人员熟知标准微生物和本实验室所研究微生物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掌握实验室设备的特殊规范和操作。

A.4.2.7 工作人员应接受有关致病因子的免疫接种。

A.4.2.8 收集检测工作人员的本底血清并留底,以后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建立血清学监测程序。

A.4.2.9 向工作人员提供生物安全手册,告知有关的特殊危险,要求其阅读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A.4.2.10 工作人员须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培训、掌握预防暴露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定期接受最新的培训。

A.4.2.11 进入和离开实验室只能通过更衣室和淋浴室通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可经气闸门应急通道离开实验室。

A.4.2.12 工作人员在外更衣室更换存放自己的衣服,进入实验室须在内更衣室洁净工作服间穿戴整套实验室工作服,包括内衣、裤子、衬衫、鞋、手套等。离开实验室必须淋浴,进入淋浴室前,在内更衣室非洁净工作服间脱掉衣服,衣服经高压消毒后清洗。

A.4.2.13 实验室所需物品经双门高压室,烟熏消毒室或气闸门送入。

A.4.2.14 严格遵守下列规定,防止利器损伤。

A.4.2.14.1 除肠道外注射等特殊情况,严禁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或其他利器。尽可能用塑料器材取代玻璃器材。

A.4.2.14.2 注射和抽取感染性液体时必须用一次性联体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上帽、从注射器取下,用手工操作。将针放在防穿透容器中,非一次性利器放入厚壁容器内运到特定区进行高压消毒。

A.4.2.14.3 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

A.4.2.14.4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的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高压消毒。

A.4.2.15 从三级生物安全柜或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转移的生物学物质必须完整地转到不易破裂的密封一级容器内,再用二级容器包装,通过消毒液池和气闸门运出实验室。

A.4.2.16 除生物学物质须保持完整原始状态外,禁止从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取出没有经过高压消毒或烟熏消毒的物质。

A.4.2.17 感染性物质实验结束后,尤其在感染性物质溢出和溅出后,由专业人员或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进行消毒。仪器在运出修理和保养前要进行消毒。实验室中必须备有溢出物处理程序的文件。

A.4.2.18 建立实验室事故和暴露的报告系统,感染性物质溢出及暴露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过程和处理经过。建立实验室感染人员的隔离和医疗护理机构。

A.4.2.19 禁止在实验室处理无关物品。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II级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

B.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对Ⅱ级生物安全柜进行现场检测

B.1.1 实验室施工时,Ⅱ级生物安全柜搬放到指定位置后。

B.1.2 Ⅱ级生物安全柜被移动位置后。

B.1.3 对Ⅱ级生物安全柜进行检修后。

B.1.4 Ⅱ级生物安全柜更换高效过滤器后。

B.1.5 Ⅱ级生物安全柜一年一度的常规现场检测。

B.2 现场检测的必测项目和方法

B.2.1 垂直气流速度断面测定

B.2.1.1 仪器:准确度为读数±3%的热风速计。

B.2.1.2 方法:测点位于柜内送风口下方0.15m处,为均匀测点。测点间距不大于0.15m。测点布置不少于三行,靠内壁的行距柜内壁0.15 m,每行不少于7个测点。

B.2.1.3 判定:垂直气流均匀区所测平均风速与生产厂给定值之差小于±0.025 m/s,且单点风速与所测平均风速之差不大于20%为合格。

B.2.2 工作窗口进风风速测定

B.2.2.1 方法

首先测定工作窗口进风风量,再除以生物安全柜工作窗口面积计算出进风风速。

工作窗口进风风量通过测定生物安全柜的排风风量而求出。对于仅从工作窗口进风的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的排风风量就等于工作窗口进风风量;对于除从工作窗口进风外,还有单独的进风管的生物安全柜,则从排风管的总排风量扣除进风管进风风量即为工作窗口进风风量。

采用JGJ 7l—1990中所规定方法测定生物安全柜的(进)排风管风量。

B.2.2.2 判定:所测进风风速与生产厂给定值之差小于±0.025 m/s为合格。

B.2.3 烟雾试验:使用发烟物作直观判断。

B.2.3.1 在工作表面中线上方高于工作窗口上沿0.15 m处从侧板一端到另一端发烟,应为垂直流线,不得有死角和回流。

B.2.3.2 距观察窗内表面0.025m,高于工作窗口上沿0.15m处从一端到另一端发烟,应为垂直流线,不得有死角和回流,也无烟雾从安全柜逸出。

B.2.3.3 距工作窗口0.04m沿窗口外边沿发烟,吸入的烟无逸出,工作表面无烟雾。

B.2.3.4 如为推拉式工作窗口,发烟检查边沿密封情况。

B.2.4 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试验

采用JGJ 7l—1990中所规定方法确认生物安全柜中的高效空气过滤器无泄漏。

B.3 安全柜泄漏试验(非必测项目)

试验前使生物安全柜处于全关闭状态,即将风管和工作窗口密封(可用密封胶带密封)。断电时对生物安全柜内部充气加压至500Pa后停止加压,观察压力保持情况。30min后压力下降小于10%为合格。

B.4 检测时应做漏电、接地电阻和电极性试验。可按用户要求做照明测定、振动测定和噪声水平测定。

B.5 在颁布实施我国Ⅱ级生物安全柜有关标准之前,进口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必须符合生产国相应的标准,生产国无相关标准的产品不得进口使用。国产的Ⅱ级生物安全柜生产厂家必须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其性能指标不得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出厂时必须按企业标准对每台生物安全柜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使用微生物进行的生物安全防护检测不得省略。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各国的微生物与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适用级别表

C.1 本附录中各国(组织)有关微生物风险组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定义

C.1.1 欧盟(EU—96,1993年10月)

C.1.1.1 1类风险组指不可能造成人类疾病的微生物。

C.1.1.2 2类风险组指微生物能够造成人类疾病,并可能对工作人员有危害,但不能传播到社区中去,且通常有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C.1.1.3 3类风险组指微生物能够造成人类疾病,对工作人员有严重的危害,它有向社区传播的风险,但通常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C.1.1.4 4类风险组指微生物可以造成严重的人类疾病,对工作人员有严重的危害,有很高的向社区传播的风险,通常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C.1.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关于重组DNA的条例(NIHrDNA—97)

C.1.2.1 1类风险组(RGl)微生物与健康成年人疾病无关。

C.1.2.2 2类风险组(RG2)微生物与人类疾病有关,但不严重,有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干预措施。

C.1.2.3 3类风险组(RG3)微生物与严重的或致死性人类疾病相关,但可能有用于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

C.1.2.4 4类风险组(RG4)微生物可能造成严重的或致死性的人类疾病,但通常没有预防和治疗的干预措施。

C.1.3 加拿大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LCDC96,第二版,1996)

C.1.3.1 1类风险组(对个人和社区低风险)包括那些不可能对健康人或动物造成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C.1.3.2 2类风险组(中等的个人风险、有限的社区风险)致病原可以造成人类或动物疾病,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对健康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家畜或环境构成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很少会有导致严重疾病的感染,并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传播的风险有限。

C.1.3.3 3类风险组(高个人风险、低社区风险)致病原可以造成严重的人类或动物疾病,或可以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但个人之间的偶然接触不会造成病原传播,或可以用抗微生物或寄生虫的药物治疗。

C.1.3.4 4类风险组(高个人风险、高社区风险)致病原通常可以造成严重的人畜疾病,经常是不可治愈的,易于在人与人之间、人畜之间通过直接、间接或偶然接触传播。

C.1.4 美国CDC/NIH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BMBL93—CDC第3版,1993)

C.1.4.1 1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适合与具有明显特征的微生物相关的工作,不会对健康成人造成疾病,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有很小的潜在危害。

C.1.4.2 2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适合用于微生物对个人和环境有中等程度潜在危害的工作。

C.1.4.3 3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适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科研及生产工作中,用于处理通过吸入途径暴露时可以造成严重或潜在致死性疾病的内地或外来的微生物。

C.1.4.4 4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适用于处理高度危险微生物工作,该微生物具有很高的个人风险,可通过气溶胶传播造成实验室感染和威胁生命的疾病。

注:可参考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DC/NIH)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第四版中的新定义。

C.2 各国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实验室适用级别表(略)

见表C.1~ 表C.4。

表C.1~ 表C.4引自美国生物安全协会(ABSA,American Biological Safety Association)公开发表的资料。

 

实验室整体施工说明SR7013

一、实验室设施施工

1.实验室设施施工要点

针对人、物体、外部环境的安全性,噪音、异味、视觉等环境的舒适性,设备的可操作性,功能性,以及信息处理的便捷性,智能化等这些与一般建筑不同的特性,我们有最佳的设计和高品质的设备去满足。

2.电、水、气配管

实验室的电、水、气等配管方式,在实验室设计时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根据实验室内容和建筑形式(高层或平房),以及将来扩充、安全、经费、功能等进行综合考虑。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提供最佳配管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3.电、水、气的供给方式

通常给实验室供电、水、气的方式有水平供给和垂直供给两种。图示以中央实验台为例,显示面向实验台的供给方式。

 

4.实验室的空气调节

为了保持实验室环境的良好状态,换气是至关重要的。换气次数根据实验室的种类,面积和使用方法不同而不同,换气次数作为检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 化学 有机合成 有毒物 R1 生物 医药 物理
次/小时 6-20 15-18 20-30 15-30 5-30 5-10 3-8

 4.1实验室的换气

在通风柜内部产生的有害气体,是与实验室同时进行排气的。因此在设计实验室的空调设备时,必须把通风柜的排风量预计在负荷之内。作为减少从通风柜向室内排风量的方法之一,就是选用直接引入空气的补风型通风柜

4.2使用通风柜进行空气调节

化学实验室设计/化学实验室规划SR7012

化学实验室

存在一定危险系数的空间,实验操作使用一些酸、碱、有机溶剂等试剂品;试管、烧杯、烧瓶、冷凝管等玻璃器皿;原子吸收、气象色谱、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以及烘箱、马弗炉等高温设备。

化学实验室从事的实验包括化学物质混合、加热、冷却、蒸馏、蒸发、稀释及反应,这些工作可在开放试验台上,所需分析设备如分光光度计、瓦斯等。分析化学实验室常会使用一些有害物品,包括高毒性、挥发液体、粉体、有压可燃液体等。虽然毒性物质分析过程可分解为无毒性合成物,但在分析操作上仍为有毒状态,通常不建议分析化学实验室操作极毒化学物,如致癌、致命、易爆等化学物及较高放射性物质等。

化学室用房大致分为三类:精密仪器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辅助室(办公室、储藏室、钢瓶室等)

精密仪器室:

要求具有防火、防震、防电磁干扰、防噪音、防潮、防腐蚀、防尘、防有毒有害气体侵入的功能,室温尽可能保持恒定。为保持一般仪器良好的使用性能,温度应在15-30摄氏度,有条件的最好控制在18-25度,湿度在60-70%,需要恒温的仪器室可装双层门窗及空调装置。

仪器室可用水磨石地,不推荐使用地毯,因为地毯容易积聚灰尘,还会产生静电、大型精密仪器室的供电电压应稳定,一般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正负10%,必要时要配置附属设备(如稳压电源等)。为保证供电不间断,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应设计有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气象色谱室及原子吸收分析室因要用到高压钢瓶,最好设在就近地方为能建钢瓶室(方向朝北)的位置。放仪器用的试验台与墙面离500毫米,以便于操作与维修,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原子吸收仪器上方设局排气罩。

微型计算机和微机控制式的精密仪器对供电电压和频率有一定要求,为防止电压频变、瞬时停电、电压不足等影响仪器动作,可根据需要选用不间断电源系统(UPS)。

化学实验室精密仪器室|SLD中检实验室

化学分析室:

进行样品的化学处理和分析测定,工作中常使用的电器设备及各种化学试剂,如操作不慎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这些使用特点,在化学分析室设计上应用应注意以下要求:

(1)建筑要求:化验室的建筑应耐火或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建成,隔断和顶棚也要考虑到防火性能。可采用水磨地面,窗户要防尘,室内采光要好,门应向外打开,大实验室应设两个出口,以便发生意外时人员能迅速安全撤离。

(2)供水和排水:供水要必须保证,水质和水量以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室内总阀门应设在易操作的显著位置,下水道应采用耐酸碱腐蚀的材料,地面应有地漏。

(3)通风设施:由于化验工作中常常会产生有毒或易燃的气体,因此化验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通风设施一般有三种:

A.全室通风:采用排气扇或通风竖井,换气次数一般为5次/时。

B.局部排气罩:一般安装在大型仪器发生有害气体部位的上方。在教学实验室中产生有害气体的是上方,所以在教学实验室中产生有害气体的上方设置局部排罩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C.通风柜:通风柜是实验室通风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和有机体、实验室中应有良好的通风。为阻止一些蒸气、气体和微粒(烟雾、煤烟、灰尘和气悬体等)的吸收,污染物质可用通风柜的方法去除。

(4)煤气与供电:有条件的化学实验室可安装管道煤气。化验室的电源可分照明用电和设备用电。照明最好采用荧光灯。设备用电中,24小时运行的电器如冰箱单独供电,其余电器设备均由总开关控制。烘箱、高温炉等电热设备应有专用插座、开关和熔断器。在室内及走廊上安装应急灯,以备夜间停电时使用。

(5)试验台:主要由台面、台下的支架和器皿柜组成,为了方便操作,台上可设置样品架,台的两端可安装水槽。台面一般宽为750毫米或1500毫米,长度根据房间尺寸,可设置为1500-3000毫米,高度一般为800-850毫米,台面常用贴面理化板、实心理化板、环氧树脂板、千思板、陶瓷板等制成。理想的台面应平整、不易碎裂、耐酸碱及溶剂腐蚀,耐热,不易碰碎玻璃器皿等。

化学实验室化学分析室|SLD中检实验室

辅助室:

(1)样品储藏室:由于很多化学试剂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物品,所以不要购置过多,储藏室仅用于存放少量近期要用的化学品,且符合危险品存放安全要求。要具有防明火、防潮湿、防高温、防日光直射、防雷电的功能。药品储藏室房间应朝北、干燥、通风良好,顶棚应遮阳隔热,门窗应坚固,窗应为高窗,门窗应设遮阳板,门应朝外。易燃液体储藏室室温一般不允许超过28摄氏度,爆炸品不许超过30度。少量危险品可用铁板柜或水泥柜分类隔离储存。室内设排气降温风扇,采用防爆型照明灯具。具有消防器材,可用符合上述条件的半地下室为样品储藏室。

(2)钢瓶室:易燃或助燃气体钢瓶要求安放在室外钢瓶室内,钢瓶室要求远离热源、火源及可燃仓库。钢瓶室要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构造,墙壁用防爆墙,轻质顶盖,门朝外开。要避免阳光照射,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钢瓶距离明火热源10米以上,室内设有直立稳固的铁架用于放置钢瓶。

天平实验室/高温实验室规划设计SR7011

天平实验室

天平室的主要设备为分析天平,分析天平是一种精密仪器,要注意防震、防潮,因此天平室要干燥、通风、室温以上20度、相对湿度以55-75~%为宜。

天平台上面可采用多层叠放的弹性橡胶布(板)作减振器,然后再安放天平。

天平内应放置硅干燥剂。台的高度约为790-800毫米,宽度约为600-800毫米。

天平应该有独立避震装置。

天平实验室|SLD中检实验室

高温试验室:

高温室中高温炉与恒温箱是常备设备,设在工作台上,特大型的恒温箱则须落地设置。高温炉和恒温箱的工作台分开较好,因为恒温箱大都比较大,工作台宜稍低,可取600毫米高,高温炉可取通常的850毫米高工作台。恒温箱的工作台的宽度应根据设备实际尺寸,通常取800-1000毫米宽,而高温炉的尺度一般较小,可取600-700毫米宽为最常见的布置方式。

工作台的墙上应有相应的电源插座。由于设备较重,台板结构应有足够强度,通常采用水磨石或水泥砂浆面层。

生化或生物类实验室有时需备有一种高温室。这种房间室内气温比常温稍高。人在里面进行短时间操作,室内具有加热器,墙面、地面、平顶等必须有隔热措施,室内应备有紧急按钮,接至一个指示灯或警铃(其发生的声音应与火警警报有区别)。

PCR实验室规划设计SR7010

基因扩增实验室(PCR实验室):

PCR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常规方法,并没有严格的净化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各个试验区域间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宜采用全送全排是气流组织形式。同时,要严格控制送、排风的比例以保证各实验区的压力要求。

试剂贮存和准备区:

该实验区主要进行的操作作为贮存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分装和主反应混合液的制备。试剂和用于标本制作的材料应直接运送至该区,不得经过其它区域。试剂原材料必须贮存在本区内,并在本区内制备成所需的贮存试剂。对气流压力的控制,本区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标本制备区:

该区域主要进行的操作为临床标本的保存、核酸(RNA、DNA)提取、贮存及其加入至扩增反应管和测定RNA时cDNA的合成。本区的压力梯度要求为相对于临近区域为正压,以避免从邻近区域进入本区的气溶胶污染。另外,由于在加样操作中可能会发生气溶胶所致的污染,所以应避免在本区域内不必要的走动。

扩增反应混合物配制和扩增区:

扩增反应混合物配制和扩增区:该区域主要进行的操作为NDA或cDNA扩增。此外,已制备的DNA模板和合成的cDNA(来自样本制备区)的加入和主反应混合液(来自试剂贮存和制备区)制备成反应混合液等也可以在本区域内进行。在巢氏PCR测定中,通常在第一轮扩增后必须打开反应管。因此巢氏扩增有较高的污染危险性,第二次加样必须在本区域内进行。本区的压力梯度要求为:相对于邻近区域为负压,以避免气溶胶从本区域漏出。为避免气溶胶所致的污染,应尽量减少在本区内不必要的走动。个别操作如加样等应在超净台内进行。

扩增产物分析区:

该区域主要进行的操作为扩增片段的测定。如使用全自动封闭分析仪器检测,此区域可不设。本区是最主要的扩增产物污染来源,因此对本区的压力梯度的要求为:相对于临近区域为负压,以避免扩增产物从本区域扩散至其它区域。

完备的实验室配套设施:

完备的实验室配套设施是保证实验工作的必要条件,应根据各个实验室实验内容的不同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仪器,如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离心机、加样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