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跳闸了!”随着一声清脆的断电声,李教授正在运行的实验仪器突然停止,屏幕上的数据瞬间消失。这是我们实验室以前的常态——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实验室,空间狭窄、设施陈旧,通风柜噪音大得像“鼓风机”,电路时常罢工,每次做实验都像在“冒险”。直到去年,学校启动了实验室改造项目,这个陪伴我们走过二十多年的老空间,终于迎来了华丽的蜕变。
改造前的那段日子,大家既期待又忐忑。我们化学课题组有十多个人,以前的实验室里,实验台挤得满满当当,样品瓶只能堆在地上,每次取试剂都要小心翼翼;通风柜更是 “鸡肋”,打开后不仅抽不走有害气体,还会把灰尘吹到实验台上,夏天的时候,里面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有一次,师妹在通风柜里处理浓盐酸,因为通风效果差,刺鼻的气味弥漫了整个实验室,大家不得不暂停实验,开窗通风半小时。想到改造后能摆脱这些困扰,我们每个人都主动参与到前期规划中,把自己的需求一条条列出来:“需要更多的电源插座”“希望通风柜更安静”“想要专门的样品冷藏区”……
改造工程启动后,实验室被围上了蓝色的围挡,每天都能听到里面传来钻孔、切割的声音。我们暂时搬到了临时实验室,虽然条件简陋,但大家每天都会去改造现场 “打卡”,看看进度。一个月后,围挡拆除的那天,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本昏暗的空间变得明亮宽敞,白色的实验台整齐排列,蓝色的通风柜嵌在墙面里,没有了以前的笨重感;地面换成了光滑的环氧树脂地坪,再也看不到以前的污渍与划痕;天花板上安装了新的新风系统,出风口隐蔽又安静。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改造后的 “智能细节”。每个实验台都配备了可调节高度的支架,方便不同身高的人操作;通风柜装上了智能传感器,只要有人靠近,就会自动开启,风速还能根据实验需求调节,噪音比以前小了太多,再也不用扯着嗓子说话;墙上的智能显示屏能实时显示室内的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一旦超标就会自动报警;样品存储区分为常温、冷藏、冷冻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电子锁,通过刷卡就能打开,既安全又方便。
改造后的第一个实验,我特意选择了以前最 “头疼” 的有机合成实验。当我把试剂倒入烧瓶,打开通风柜时,几乎听不到噪音,有害气体被瞬间抽走,再也没有刺鼻的气味;仪器连接电源时,再也没有出现跳闸的情况,数据稳定地显示在屏幕上。实验结束后,我把废弃物分类放入专用的回收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到处找地方存放。看着整洁有序的实验室,我突然觉得,做实验也能成为一种享受。
现在,我们的实验室不仅是科研的场所,还成了学校的 “网红打卡地”,常有其他院系的老师和学生来参观。每当有人问起改造的感受,李教授总会笑着说:“旧实验室焕新,不仅换了设施,更换了我们做科研的心情和信心。” 是啊,一个安全、智能、高效的实验室,就像为科研人员插上了翅膀,让我们能更专注地探索未知,追逐科学的梦想。
联系人:朱经理13616264916;夏先生13358059298
公司网站:https://www.sinri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