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实验室环境控制要求
发布时间:2025-07-17来源:上海鑫睿实验室系统工程供应商
新能源实验室的环境控制需围绕温度、湿度、洁净度、通风、噪声与振动五大核心要素展开,结合实验室功能需求(如电池材料研发、电化学测试等)制定差异化控制策略,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人员安全。以下是具体要求及分析:
一、温度与湿度控制
- 基础要求
- 温度:实验室温度应控制在 25±5℃(部分精密实验如锂电池材料研发需更严格,如 25℃±2℃),以减少温度波动对材料性能或化学反应的影响。
- 湿度:相对湿度建议控制在 45%-65%(锂电池干燥房需更低,如 60%±5% 或 2%以下(需两级除湿处理)),防止材料吸潮或静电积累。
- 特殊场景:
- 温度老化测试:需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设置温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如高温加速老化试验)。
- 干燥房设计:露点温度低于 -50℃ 时需采用两级除湿系统,终极除湿段漏风率 ≤0.5%,确保湿度控制精度。
- 控制手段
- 安装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结合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
- 干燥房与一般空调房间、有洁净度要求的区域应分开设计空调系统,避免交叉干扰。
二、洁净度控制
- 基础要求
- 实验室需配备空气净化设施(如高效过滤器、洁净空调系统),确保空气悬浮粒子浓度符合 ISO 5-8 级(根据实验需求选择)。
- 干燥房与室外静压差 >10Pa,防止外部污染侵入。
- 控制手段
- 采用层流送风系统,确保气流方向合理(如垂直单向流或水平单向流)。
- 定期检测空气洁净度,更换过滤器并记录维护数据。
三、通风系统设计
- 基础要求
- 换气次数:
- 一般性化学实验室:10-12 次/小时;
- 毒气室、有机合成实验室:15-20 次/小时;
- 非工作状态:≥4 次/小时;
- 电解液暂存间和注液间(事故通风):≥12 次/小时。
- 面风速:通风柜面风速控制在 0.375-0.75 m/s(验收标准 0.5 m/s),防止有毒有害气体逸出。
- 噪音控制:通风系统终端噪音 ≤55 dB,主风管设计风速 <9-12 m/s,支风管 <5-7 m/s。
- 换气次数:
- 特殊场景
- 防爆要求:溶剂(如氮甲基吡咯烷酮)排风系统需按防爆设计,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 废气处理:排风系统需配备空气过滤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速率达标后方可排放;排风管道设防倒灌设施。
- 控制手段
- 采用变风量阀(VAV)系统,根据通风柜使用状态自动调节风量,降低能耗。
- 设置室外新风补风系统,送风量达排风量的 70% 并净化处理。
四、噪声与振动控制
- 基础要求
- 环境噪声:实验室背景噪声 ≤70 dB;特殊实验室(如噪声测试实验室) ≤40 dB。
- 振动控制:实验室应远离噪声和振动源(如工厂、交通干线),避免振动影响精密仪器(如电子显微镜)的测量精度。
- 控制手段
- 建筑结构采用减震设计(如浮筑地板、隔振支架)。
- 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设置独立机房或隔声罩。
五、综合控制策略
- 分区设计
- 根据实验功能划分区域(如干燥区、化学合成区、电化学测试区),各区域独立控制温湿度、洁净度和通风参数。
- 干燥房与一般实验室、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空调系统分开设计,避免交叉污染。
- 智能化管理
- 集成环境监控系统,实时显示温湿度、洁净度、通风状态等数据,并设置报警阈值。
-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BAS)自动调节空调、通风设备运行状态,优化能耗。
- 安全防护
- 配备紧急停电开关、防火设备、化学品存放柜等安全设施。
- 设置应急通风系统,当化学物质泄漏或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
联系人:朱经理13616264916;夏先生13358059298
公司网站:https://www.sinri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