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气路系统是保障实验安全、数据准确和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设计需遵循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环保性四大原则,涵盖气源选择、管道布局、设备选型、安全装置及施工规范等关键环节。以下是具体设计方案:
一、气源选择与储存
- 气源类型
- 钢瓶气:适用于小流量、分散用气场景(如小型化学分析实验室),需配备防爆气瓶柜,并分库存放可燃气体(如氢气、乙炔)与助燃气体(如氧气)。
- 气体发生器:现场制取气体(如氢气发生器、氮气发生器),适合对纯度和稳定性要求高的实验(如气相色谱分析),无需储存大量气体,安全性更高。
- 集中供气系统:大型实验室或高流量用气场景的首选,将气瓶集中放置在独立气瓶间,通过管道输送至各用气点,减少泄漏风险并降低运行成本。
- 气源储存要求
- 气瓶间需通风良好、温度≤30℃,配备防爆灯具和排风系统,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分库存放。
- 气瓶固定在防倒链支架上,避免碰撞或倾倒,高压软管连接需采用双环卡套,防止泄漏。
二、管道系统设计
- 管道材质
- 不锈钢管道(316L/316SS):耐腐蚀、耐高压,适用于大多数气体输送,尤其是腐蚀性气体(如氯气、氯化氢)。
- 铜管:柔韧性好、导热性强,适合输送对杂质敏感的气体(如燃气分析中的甲烷标准气)。
- 特氟龙管:化学稳定性极佳,适用于高纯度、强腐蚀性气体(如半导体实验室中的硅烷、磷烷)。
- 管道布局原则
- 路径规划:沿墙壁或地面敷设,避免交叉,保持横平竖直,每1.5米设置支架固定。
- 管径选择:根据用气终端压力、流量需求确定管径。例如,4N氮气主管线采用OD3/8”(6.35mm)管道,支线采用OD1/4”(6.35mm)管道。
- 弯曲处理:采用专用工具弯曲管道,确保弯曲半径合理,避免皱折或扭曲,减少压力损失。
- 净化与标识
- 在管道上安装过滤器(如分子筛、活性炭)和吸附剂,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 管道表面光洁度需达到BA级(Ra<0.4μm),防止气体污染。
- 管道、阀门和终端需标注气体种类、流向和压力范围,便于识别和管理。
三、气体分配与控制
- 分配系统
- 汇流排设计:根据用气需求选择自动或手动汇流排,每套汇流排连接钢瓶数量不超过5个,并配备排空管和报警装置。
- 终端阀门箱:采用壁挂式设计,集成压力调节器、输出压力指示计和紧急切断阀,支持压力调节和气路开关控制。
- 控制设备
- 减压阀:采用两级减压方式,气瓶出口处设置一级减压阀,用气终端设置二级减压阀,确保压力稳定。
- 截止阀:用于切断或接通气体流,球阀操作方便,适合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切断。
- 流量计与压力表:实时监测气体流量和压力,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性。
四、安全装置设计
- 泄漏监测与报警
- 在关键位置(如气瓶间、管道接头)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实时监测浓度,超标时触发声光报警并联动排风系统。
- 报警装置需与防爆风机联动,确保事故排风量≥7次/小时,一般排风量≥3次/小时。
- 紧急切断系统
- 在气体输送管道上设置紧急切断阀,支持远程或自动操作,发生泄漏时迅速切断气源。
- 易燃气体管道需安装气体回火防止器,防止火焰倒吸引发爆炸。
- 通风与防火
- 气瓶间和实验室需设置独立通风系统,确保气体及时排出。
- 可燃气体管道需采用防静电设计,避免火花产生。
五、施工与验收规范
- 施工要求
- 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或卡套连接,确保密封性,焊接三通需进行无损检测。
- 施工完成后进行气密性试验,使用高纯氮气加压至1.5倍工作压力,保压30分钟无泄漏为合格。
- 管道系统需用5N高纯氮气吹扫,确保无油脂和固体颗粒残留。
- 验收标准
- 检查气源储存装置、管道连接、阀门和仪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测试安全设施(如报警系统、紧急切断阀)是否正常工作。
- 核对气路附件(如三通、弯头)安装是否牢固,标识是否清晰。
六、维护与管理
- 定期检查
- 每月检查管道、阀门和接头是否松动或腐蚀,更换老化部件。
- 每季度测试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和紧急切断阀,确保灵敏可靠。
- 人员培训
-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气路系统操作和维护培训,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如泄漏处置、设备关闭)。
- 建立气路工程档案,记录施工、验收和维护信息,便于追溯管理。
联系人:朱经理13616264916;夏先生13358059298
公司网站:https://www.sinri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