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纯水系统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25-01-10来源:上海鑫睿实验室系统工程供应商
实验室纯水系统设计方案需综合考虑实验室的具体需求、水质要求、用水量、系统稳定性、维护便捷性以及环保节能等因素。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 用水量:了解实验室日常运作和实验所需的纯水量,通常实验室整体纯水系统的应用范围在每天200升至8000升之间,多数实验室或实验楼纯水总消耗量在500至2000升之间。
- 水质要求:根据实验类型和仪器设备需求,将纯水分为一级水(超纯水)、二级水(分析级纯水)、三级水(一般纯水)等。一级水适用于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实验,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二级水可满足大多数常规化学分析、生物学实验的需求;三级水则常用于实验室的一般清洗、试剂配制等。
二、系统设计
-
纯水制造系统:
- 预处理:采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滤波器、软水器等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余氯等杂质。
- 反渗透系统:根据所需纯水的产量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膜组件和数量,合理配置高压泵、保安过滤器等辅助设备,确保反渗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脱盐。
- 离子交换系统:采用阳树脂过滤、阴树脂过滤、阴阳树脂混床等方式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离子,提高水的纯度。离子交换树脂应定期进行再生或更换。
- EDI系统:EDI装置可连续生产高纯度的去离子水,具有无需酸碱再生、运行成本低、水质稳定等优点,常作为超纯水制备的关键环节之一。
-
储水与供水系统:
- 水箱:水箱的材质应选用耐腐蚀、无污染、无毒的材料,如304或316不锈钢、聚四氟乙烯(PTFE)等。纯水储存系统的容量应根据实验室的用水量和用水规律来确定,既要满足实验室日常用水的需求,又要能应对高峰用水时段的用水量。
- 供水管道:纯水管路应选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无污染的管材,如304或316不锈钢管、聚偏氟乙烯(PVDF)管等。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卡套连接或热熔连接等方式,确保连接牢固、无泄漏。采用串联式循环管路,使管路中的纯水能够以适当的流速循环,抑制微生物的滋生并避免发热。
-
水质监测系统:
- 在纯水系统的关键部位,如反渗透系统的进出水、EDI系统的出水、纯水箱的进水和出水等位置,安装在线水质监测仪表,实时监测水质的电导率、电阻率、TOC(总有机碳)、微粒数、微生物含量等参数。在线监测仪表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水质的变化情况。
三、系统布局与安装
- 取水点:合理规划取水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实验室各区域都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纯水。
- 水管与制水室:水管和制水室的布局应合理,避免交叉污染和不必要的浪费。制水室应设在便于管理和维护的位置。
四、节能环保与维护
- 废水排放:废水排放系统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可考虑采用废水回收和再利用技术,降低水资源浪费。
- 节能设计:在设计中考虑工艺流程的优化,减少能耗。选择节能型设备和组件,如高效反渗透膜、节能型水泵等。
- 维护便捷性:系统设计应考虑维护的便捷性,如易于更换的滤芯、易于清洗的管道等。制定定期维护计划,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五、自动控制与联动
- 自动控制系统:可采用PLC或DCS等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纯水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
- 与其他设备联动:可与实验室的其他设备进行联动,如与实验室通风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联动,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实验室管理。
综上所述,实验室纯水系统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实验室的具体需求、水质要求、用水量、系统稳定性、维护便捷性以及环保节能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实施,可确保实验室纯水系统能够满足实验需求,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纯水供应。
联系人:朱经理13616264916;夏先生13358059298
公司网站:https://www.sinrise.cn/